翌日上午。

    手机被搁置在办公桌的一侧。打过去的电话不接,发过去的信息也石沉大海。

    霍斯宁感到不解,他想不明白霍言为何如此抵触与自己见面。

    如若不是林铮给他描述时,提到许书煜对于霍言这个名字暧昧不清的态度,霍斯宁甚至都要怀疑林铮是否找错了人。

    但林铮的处事风格霍斯宁再清楚不过,虽然平日里看着不着调,但是没有把握的事,林铮绝对不会在自己面前那样笃定。

    但是倘若没有找错人,霍斯宁就实在想不通,是什么能让霍言这么多年都与家人避开不见。

    在霍斯宁眼里,霍言的童年至少是快乐的。

    作为霍家的次子,父亲并不对他寄予很大的期望。不会让他从刚识字开始就上一些晦涩难懂的课程,不会因为反复练习的钢琴曲子弹错一个音调就被责打手心。

    即便父亲待他也是冷漠的,但霍言从小就拥有母亲的溺爱。

    不想学钢琴就不学,想画画就能待在房间里画上一整天,犯了错挨打也会被母亲护在身后。

    霍斯宁就这样冷眼旁观了霍言的成长,从1岁到8岁。虽不能说幸福得没有一点瑕疵,但也至少也是被爱包围着自由快乐的长大的。

    至少,是被自己羡慕着的。

    即便母亲的溺爱并不纯粹,但也是自己童年无数个夜晚里所渴望而不可得的温暖。

    所以年少时的霍斯宁在霍言面前,总是那样冷淡。霍言曾经为了讨好,献宝一般的把一幅画了许多天的画送给他,也并没有获得霍斯宁一个笑脸。

    小孩子天性就是这样,能够敏感的察觉到每个人的善意,也能捕捉到藏在细节里的不喜。渐渐地,霍言也不再同霍斯宁亲近。

    直到霍言走失,霍斯宁才猛然发觉,自己当的这个哥哥是多么的疏忽而又不称职。因为一点求而不得的爱,就埋下嫉妒的种子,用冷漠的态度伤害了年幼的弟弟。

    但人总是在失去以后才知道某样东西的可贵,才会念及以往的好。即便是霍斯宁,也有会年少不够成熟的时候。